石墨电极的生产工艺流程
发布时间:
2024-12-19
石墨电极是采用石油焦、针状焦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经过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机械加工等一 系列工艺过程生产出来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
石墨电极是采用石油焦、针状焦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经过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机械加工等一 系列工艺过程生产出来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石墨电极是电炉炼钢的重要高温导电材料,通过石墨电极向电炉输入电能,利用电极端部和炉料之间引发电弧产生的高温作为热源,使炉料熔化进行炼钢。
1.原料:石油焦和针状焦
2.煅烧:炭质原料在1250- 1350℃。下进行热处理,排出所含的水分和挥发份,并相应提高原料理化性能的生产工序称为煅烧。
3.破碎、筛分、配料: 在配料之前,须对大块煅后石油焦和针状焦进行中碎、磨粉、筛分处理,然后按配方要求,对各种粒度的骨料和粉料、粘 结剂分别计算、称量进行配料。
4.混捏 : 在一定温度下将定量的各种粒度炭质颗粒料和粉料与定量的煤沥青粘结剂搅拌混合均匀,捏合成可塑性糊料的工艺过程。
5. 成型 : 将混捏好的炭质糊料在成型设备施加的外部作用力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度和强度的生坯的工艺过程。
6.焙烧 : 是炭制品生坯在填充料保护下、装入专门设计的加热炉内进行高温热处理, 使生坯中的煤沥青炭化的工艺过程。焙烧后的炭制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低的电阻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7.浸渍 (加入浸渍剂沥青):将炭材料置于压力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液态沥青浸渍
剂浸入渗透到制品电极孔隙中的工艺过程。目的是减少制品气孔率,增加制品体积密度和机械强度,改善制品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8.二次焙烧 :生产体积密度要求较高的电极(除RP以外的所有品种)和接头坯料需进行二焙,接头坯料还需进行三浸四焙或二浸三焙。
9.石墨化 : 石墨化的目的是提高产品导电性和导热性,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和化学稳定性,使产品具有润滑性,抗磨性,排除杂质,提高纯度。 RP电极所需石墨化温度区间:2500-2600度,电阻范围8-11;HP电极所需石墨化温度区间:2600-2800度,电阻范围6-8;UHP电极所需石墨化温度区间:2800度以上,电阻范围6以下;
10.机械加工 : 目的是依靠切削加工来到达所需要的尺寸、形状、精度等,制成符合使用要求电极本体和接头。石墨电极加工分为电极本体和接头两个独立加工过程。
11.成品、包装检验 : 包括成品外观、重量、长度、直径、电阻率、体积密度检验等;包装检验,依照客户要求检查小标签,唛头是否正确,包装架是否牢固等
上一条
下一条